文昌帝君:守護文運考試的神祇

文昌帝君,又稱梓潼帝君或文昌君,是道教中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之一,與大魁帝君、朱衣帝君、孚佑帝君、關聖帝君並列為「五文昌」。封號多次由歷代帝王給予,如唐玄宗、唐僖宗、宋真宗、宋光宗、宋理宗、元仁宗等,皆賜予他不同的封號與稱謂。

文昌帝君的信仰在中國深厚,有著「北孔子、南文昌」的說法,顯示其在南方特別受到推崇。他的信仰起源於蜀王張育,以及後來張亞子的故事。張亞子曾在長安預言姚萇的崛起,並在後秦建立後秦後消失,成為後秦建國的先知。

在元代,元仁宗正式詔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,將梓潼神張亞子納入文昌星的信仰體系中。此後,文昌帝君的信仰與文昌星信仰完全合併,成為考生祈願的主要對象。

文昌帝君的造像常以文官大臣面貌示人,手持玉板或如意,也有其他形象如持筆、持書、持扇等。他的信仰在明代後逐漸擴散,建有大量的文昌宮、文昌閣或文昌祠等廟宇。在台灣,文昌帝君的信仰也廣泛存在,各地都有供奉他的廟宇,如文昌帝君殿龍山寺等。在農曆二月初三日,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將舉行文昌會,成為一場祈福、吟詩作文的儀式。

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是一篇駢文,以文昌帝君的口吻講述化身與訓示,強調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,並提倡行善積德。此文與其他文學著作一同被稱為「三聖經」。整體而言,文昌帝君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文學、考試、智慧與道德的象徵角色,其信仰深植於中國歷史與民眾心中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