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 Archives: 未分類

神威鍾馗:中國神話中的驅魔之神

在中國神話中,鍾馗是一位專門鎮宅驅邪的神祇,其形象威武果敢,成為了眾多信仰者心中的保護神。他的形象豐富多彩,不僅展現了他的威猛形象,還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風貌。

鍾馗的形象大多為虎背熊腰,豹頭彪面,鷹鼻鯨口,龍額魚眼,臉上大把虯髯,這種威嚴的外貌讓人感受到他的神威。古代他最經典的形象是穿著藍袍,戴著破帽,形象獨特。而今日,人們更常見的是身著朱紅色官服,頭戴烏紗帽,手持劍或扇,踏著惡鬼,威風凜凜。他身邊常有小鬼陪伴,俗稱「五鬼搬運」,代表降伏五瘟神,帶有祈求運財和賜福的寓意。

在信仰方面,鍾馗的祭典日通常在除夕和端午節,這兩天民間會懸掛鍾馗畫像,相傳能夠在除夕日驅逐惡鬼,在端午節驅逐瘟神。宋神宗時期,官員們甚至被賜予鍾馗像,以求祈福。

在閩南以及台灣的民間信仰中,有一種被稱為「跳鍾馗」的儀式。在節慶、法會或發生意外的地方,道士或藝師會打扮成鍾馗的模樣,手持寶劍比劃,有著驅邪的儀式。另外,也有使用懸絲傀儡來模擬鍾馗的動作,這在民間傳統中廣受歡迎。

總的來說,鍾馗作為神話中的驅魔之神,其神威不僅體現在外表的威武形象,還體現在信仰者對他的深厚信仰和祈禱。他在中國文化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,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守護神。

「四大天王」 – 佛教天神的守護之力

在佛教的世界中,有四位被稱為「四大天王」的天神,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、南方增長天王、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。這四位天王是二十諸天中的重要成員,負責守護東勝神洲、南瞻部洲、西牛貨洲和北俱蘆洲,分別擁有獨特的特徵和責任。

東方持國天王,身穿白甲冑,手持寶刀,具備慈悲和保護眾生的能力。他的形象在中國佛教中可能呈現為手持琵琶或阮琴,象徵風調雨順,表現出應對變化的平和法則。

南方增長天王,身穿青色甲冑,手持戟,具有傳令眾生和增長善根的功能。在中國佛教中,他的形象可能呈現為手握寶劍,象徵對抗煩惱和保護佛法的智慧劍。

西方廣目天王,身穿紅色甲冑,手持書與筆,具備淨天眼觀察世界的能力。他的形象在中國佛教中可能呈現為手纏一條龍或蛇,同時手持寶珠,象徵對抗世間變化的力量。

北方多聞天王,身穿綠色甲冑,右手托寶塔,左手持三叉戟,具有聞名於四方和保護人民的能力。在中國佛教中,他的形象可能呈現為左手臥銀鼠,右手持寶傘,象徵遮蔽邪神,保護人民財富。

這四大天王的形象通常分列在蓮宗和禪宗佛寺的第一重殿兩側,被稱為天王殿。在中國民間,他們也常被認為是「劍琴傘龍」,寓意著風調雨順。四大天王也常見於中國的門神形象,為守護之神而備受尊崇。

在《封神榜》中,四大天王更是被賦予了神話故事中的重要地位,展現了他們在佛教信仰體系中的強大力量和神聖使命。

道教北方大神 玄天上帝降妖護國之神

玄天上帝,又稱真武大帝,是道教中崇尚北方之神祇。其本名為玄武大帝,但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(1012年)為避諱宋聖祖趙玄朗之名,而正式改稱為真武大帝。通稱包括北極玄天上帝、玄帝、北帝、黑帝等,亦有玄武神、真武神、元武神、玄武大帝、元天上帝、開天大帝、北極大帝、北極佑聖真君等多種稱謂,俗稱上帝公、上帝爺公、上帝爺、帝爺、帝爺公等。作為道教中的大神,他統領北方,代表著水的屬性,同時也是統領所有水族與水上事物的神明,因此也被尊稱為水黑帝。

玄天上帝的形象多種多樣,常被描繪成二十八宿中的北宮玄武,象徵北方。他是道教中的大神,不僅負責守護北方,還被視為降妖伏魔的神明,以及戰神。在明朝時期,他更是被奉為鎮邦護國之神。

信仰者在玄天上帝的誕辰,通常會於農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,進行祭拜儀式,祈求消災解厄,平安順遂。其中,武當山的進香朝拜活動尤為盛大,其他地區也有各種賀誕活動,呈現出熱鬧而壯觀的場面。

儘管信仰玄天上帝的方式可能因地區而異,但他作為道教的重要神祇,一直以來都在信仰者心中扮演著強大而崇高的角色。

《天篷元帥》:北極星宿神的神聖護法

天篷元帥,道教護法神,擁有著豐富的宗教背景和深厚的信仰歷史。作為北極四聖之一,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北斗星宿,後來被尊奉為星宿神,並格化為北極紫微大帝麾下的部將,負責統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將。

在明清時期,由於《西遊記》的流行,人們誤認豬八戒即為天篷元帥,這種誤解流傳至今。然而,真正的天篷元帥作為北極星宿之神,具有獨特而深奧的神秘性質。

在唐宋時代,天篷元帥的崇拜在民間十分盛行,甚至產生了《天篷神咒》的信仰文化。人們相信,誦念這份神咒可以得到神明的庇佑,達到護身祈福的效果。

台灣連江縣(馬祖群島)莒光鄉田澳境天后宮,是一座供奉天篷元帥的廟宇。這尊神祇的形象呈現為紅面長鬚的武將,左手握拳放於膝上,右手持釘耙,顯示出神聖的武力和庇佑的姿態。這座廟宇不僅是當地信仰的中心,更是民眾祈求平安和幸福的聖地。

其中,台灣的道教玉皇玉聖宮也是供奉天篷元帥的寺廟之一,座落於台南市北區和緯路二段372號。這裡成為信徒們祈求神明庇佑的場所,彰顯了天篷元帥在台灣道教信仰體系中的重要地位。

總括而言,天篷元帥作為北極星宿的神明,承載著信仰者對於庇佑和祈福的信念,其神聖的形象在廟宇中得到了合宜的崇拜,成為華人信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王天君:道教山門守護神的崇奉之道

王天君,又稱王天靈官、隆恩真君等,是道教中備受崇奉的守護神之一,擁有雷部、火部天將的地位。他在道教信仰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相當於佛門的護法神韋馱菩薩。王天君的信仰歷史悠久,自明清以來,道教宮觀普遍以他為主要的護法神,並在道觀中塑立神像,以示崇敬。

他的信仰源遠流長,被奉為道教的山門守護神,通常在道觀山門處建立王天君的殿堂。信徒進山門後,首先朝拜的便是王天君,以表達對他的敬意。在福建地區,民眾甚至專為王天君興建天將廟,特別祭祀他。他的神誕日在農曆六月的不同日期,各地的道教徒會在這天進行盛大的祭祀儀式。

在中國不同地區,奉祀王天君的廟宇有著各種名稱,例如北京的白雲觀靈官殿。這些廟宇都供奉著王天君的神像,並成為道教信仰的聖地之一。在香港,除了各種廟宇之外,亦有如雲泉仙館、南涌協天宮、青雲觀等地,都以王天君為主要的護法神。
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香港的王天君信仰也在宗教場所以外有所體現,例如每年農曆六月23日的「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寶誕」,在香港的嗇色園道侶會舉辦賀誕科儀,感恩王天君的庇佑。

總括而言,王天君在道教信仰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他的崇奉不僅體現在宗教場所中的廟宇,更融入了信徒的日常生活,成為道教信仰的一部分。

馬天君 ─ 神聖火神與戲劇守護者的道教大帝

馬天君,又稱華光大帝、五顯靈官,是中國道教中的神祇,廣受信仰。在《道藏》中的《太上洞玄靈寶五顯觀華光本行妙經》中有詳細的記載,而在道法術數中,相傳有書籍記載著「三十三天華光大帝持劍在此」,以避邪魅。

馬天君被認為是火神的化身,據傳曾以三昧真火燒死鬼王,並以此火煉成三角金磚。他也降伏了風火二神、取得火車、降服火鴉,因此在民間信仰中,馬天君被視為能祈求祛除火災的神明。為了迎接神明的庇佑,民眾常在八、九月時舉行「華光醮」,祈求火災消散。

除了在道教中的地位,馬天君還在佛教、民間信仰中佔有一席之地。在《西遊記》中,唐僧提到「華光菩薩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」,此外,一些佛教寺院也將馬天君視為寺院的伽藍神。

馬天君的神職不僅限於火神,還擁有行業神的身份。在粵劇劇團中,馬天君被尊稱為「馬老師傅」、「華光師傅」,傳說馬天君曾在夢中教導廣東各戲班如何祭祀,避免得罪神靈。由此可見,他成為戲神,是因為在廣東地區的梨園戲班中廣受尊崇。

馬天君,以其神聖的火神身份和對戲劇藝術的守護,深受信徒的崇敬與信仰。

康元帥:仁慈之神,土地的守護者

康元帥,是民間信仰中的神祇之一,傳說他是東嶽大帝十太保之一,名字不詳,父名康衢,母名金氏,生於黃河之濱。康元帥被尊奉為仁聖之神,其仁慈憫生的形象深受百姓崇敬,被稱為“四方謂之能仁”。

據傳,康元帥在黃河河濱成長,展現了極大的仁愛和慈悲。他樂善好施,時常施捨救助貧病之人,甚至連蟲蟻也怕踩死,展現出對生靈的愛護。傳說中,他曾經從老鷹口中救下小鳥,而小鳥則以“長生草”報答他。這樣的神聖行為讓人們尊稱他為“仁聖元帥”。

康元帥的造像常見於左執金斧,右執瓜錘,這是他在神聖使命中的象徵。他的傳說和形象在民間信仰中深受喜愛,被視為土地神的主要守護神明,為眾生帶來祝福和庇佑。

在玄天上帝的“三十六位天將”護法中,康元帥被視為其中之一,與其他三大元帥組成強大的守護隊伍。他的存在象徵著仁愛和慈悲的力量,是眾多民眾祈求庇佑和保護的對象。

康元帥的信仰深植人們心中,他被尊崇為土地神的代表,為人們帶來溫暖與安慰。其故事和神聖形象,成為民間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繼續在眾多信徒中流傳著。

温元帥: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多職神祇與英雄傳說

温元帥,又稱温瓊,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神明,地位崇高,廣受崇拜。他擔任東嶽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,同時也是道教護法將神,以及真武大帝屬下的三十六天將之一。這使他的影響力十分龐大,負擔著多重的神職,並被視為驅邪祛惡、保佑平安的神祇。

温元帥的本名為温瓊,亦有稱號為温太保、温天君等。他的神像通常被供奉在廣靈廟或温將軍廟等廟宇,主要分佈在江浙一帶。每年陰曆五月初五,也就是温瓊的誕辰日,信徒們會踴躍前來祈求保佑,並舉行盛大的遊行活動,以祈求鎮邪祛病、免除災禍,寄託著對美好未來的祈願。

在文學形象方面,温元帥的神話故事充滿豐富的人文色彩。根據傳說,温瓊生前為一位不第秀才,因某晚夜讀而得知井水可除疫,最終投井而死,以示心意。後來被封為忠靖王,成為泰山神所部的元帥,供奉的神像面容為藍色,通常被俗稱為温元帥。這個故事反映了温瓊的忠義精神和捨身取義的英雄形象。

在明代神仙小説《封神演義》中,温瓊元帥的形象被改編為“温良”,成為一位助紂為虐的商將,最終在戰鬥中被哪吒與楊戩聯手殺死,並受封為日遊神。這顯示了温元帥在文學作品中的多樣性和豐富性。

總的來說,温元帥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他的故事反映了人們對忠義、勇氣和正義的嚮往,同時也體現了當地文化觀念和神秘傳說的多樣性。

冥界守護神 玄壇真君趙公明

玄壇真君,俗稱趙公明,為道教中的護法神,亦被視為「武財神」,在民間信仰中享有極高的地位。

據《三教搜神大全》所載,玄壇元帥的真名為趙朗,字公明,出生於終南山。在秦朝時,他隱居山中,勤修道法,功行至圓滿,因而得到玉帝的旨意,被召為神霄副帥。其神職為正一玄壇元帥,是道教中地位崇高的神祇之一。

元帥的形象和履行的職責有著細緻的描述,頭戴鐵冠,手持鐵鞭,象徵著金合水炁之象。面容黑色和鬍鬚代表北炁,跨虎象徵金象。這樣的形象構造意味著他的位階在乾卦,即金合水的位置。元帥的負責事務包括策役三界,巡察五方,提點九州,並擔任直殿大將軍,北極侍御史。他的府邸位於太華西臺,掌管著重要的賞罰之務,包括公平解決冤抑、神助解釋訟糾、平撫生意買賣等。

玄壇元帥在信仰上有廣泛的影響力,被視為神明中的「武財神」。在中國大陸的一些地區,信徒認為他是回族人,禁食豬肉,因此以燒酒和牛肉祭祀,這被稱為「齋玄壇」。

在臺灣,他被尊稱為「玄壇爺」,是當地風俗信仰中的重要神祇之一。每年正月初五,臺灣一些廟宇舉辦「炸玄壇」的活動,信徒以鞭炮對著「玄壇爺」投擲,以求神明的庇佑。這一活動象徵著對玄壇元帥的敬畏和祈禱。

總的來說,玄壇真君趙公明在道教中扮演著冥界守護神的角色,廣受信徒崇敬,並在民間信仰中擁有豐富的神話故事和傳說。

武財神玄壇真君:道教宇宙守護者的神聖化身

《玄壇真君》是道教護法神之一,全名上清如意金輪院正一玄壇趙元帥,通稱玄壇真君或趙公明,俗稱武財神。根據《三教搜神大全》的記載,他姓趙名朗,字公明,是一位來自終南山的修道者。在秦時,他避世山中,精修至道,功行深厚,最終被玉帝召為神霄副帥。

玄壇元帥的神職非常重要,他受命策役三界,巡察五方,提點九州,為直殿大將軍,北極侍御史。他的職責包括掌管龍虎玄壇,實行賞罰,處理人間的冤屈和善惡報應。玄壇真君上奉天門之令,服色金合水炁,頭戴鐵冠,手執鐵鞭,象徵金遇水之象。他的形象黑色且有鬍鬚,代表北方炁。此外,他騎虎,象徵金象。元帥上奏玉旨,充正一玄壇元帥,以純一不二的原則為宗旨。

在信仰方面,玄壇真君被視為武財神,被民眾尊奉為神明。在中國大陸風俗中,有人認為他是回族人,不食豬肉,因此以燒酒、牛肉祭祀,稱為「齋玄壇」。而在臺灣,尤其是閩南地區,他被尊稱為「玄壇爺」,信眾會舉辦「炸玄壇」的活動,藉由鞭炮的聲音來溫暖玄壇爺,以求得保佑。這一活動通常在農曆正月或元宵節舉行。

總的來說,《玄壇真君》是一位在道教中地位崇高的神明,以其武財神的身份,被民眾視為祈求保佑、驅除邪惡的信仰對象。他的神職涵蓋了宇宙的方方面面,並在民間信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